随着螺旋CT以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发展,使CT图象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,从而使我们能进行许多解剖结构的重建。利用CT建立的三维有限元医学模型,影象形象逼真,模型形态与实体标本一致,而且重建模型与实体解剖测量所得各项数据无显著性差异,并且可以被任意旋转从不同角度切割观察,对任一距离、角度、表面积和体积做精确测量,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各项研究。
?
上颌窦是鼻窦中最大的窦腔,位于上颌骨体内,呈不规则的三角锥体,是上颌骨内重要的解剖结构。术前对上颌窦情况的评估,解剖结构的了解,对有关上颌窦的手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。上颌窦窦底的形态、大小、位置,与上颌后牙和牙槽嵴的关系,对临床医师选择适宜的种植体,确定种植方案,明确植入的方向和部位,均有重大的参考价值。螺旋CT可以通过不同水平位的旋转及多方位、多角度的切割,提供的丰富直观的立体图象,利用应用测量工作站对图象进行测量分析,其正常值范围可为牙种植等临床操作提供参考,这为我们利用螺旋CT来研究上颌窦的形态、大小、结构以及之间的关系提供很好的途径。
?
由于螺旋CT具有很多优点,如可以提高容积扫描速度,选择不同层厚进行选择性重建,增加图象的分别率,影象形象逼真等,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利用螺旋CT来研究上颌窦的病变、外伤、以及解剖特征。目前已广泛应用螺旋CT用作鼻骨骨折,上颌窦炎症、囊肿、肿瘤的诊断,上颌窦发育畸形的早期发现;随着螺旋CT的应用开展,上颌埋伏阻生牙、异位牙以及异物可以用螺旋CT准确的定位;近年来随着种植牙在逐渐成为口腔领域的广泛开展,已成为口腔界的热点,而螺旋CT也被应用到口腔种植技术中。国内有学者利用螺旋CT建立上了颌骨的有限元模型,用于牙颌组织学和形态学的研究;有学者用螺旋CT联合定位模板,从而准确的指导种植牙植入的方向;也有学者通过螺旋CT来研究上颌窦和上颌后牙区的关系,为上颌后牙区的种植牙提供了一定的解剖依据。国外螺旋CT被更早更广泛的用于口腔种植技术中,种植术前用于指导种植的方案,种植术中、后用于评价观察种植体的成功情况。他们利用螺旋CT建立了很多有关于上颌窦解剖特征的数据,上颌窦和上颌后牙区的关系,上颌窦底壁的形态,上颌窦长度,高度,宽度以及体积的变化,还有学者通过螺旋CT计算上颌窦体积的变化来研究拔牙导致的上颌窦气化情况,以及上颌窦提升的高度与植骨量的关系等。
?
本研究旨在通过螺旋CT扫描,对正常人的上颌窦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,以建立有关上颌窦解剖规律的一些参考数据,为上颌骨的骨折,手术,特别是种植牙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,以确定种植义齿的局部适应症,提高种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?
[方法]
?
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选取57例(114侧)健康成人的付鼻窦CT影象,对上颌窦进行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,三维重建,CT影象扫描的层厚3.7mm,层距3.75mm,重建厚度1.25mm,在选取的截面上利用测量工作站(AW4.2)测量上颌窦的有关数据,对所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。
?
[结果]
?
1、选择的付鼻窦CT影象三维立体显示良好,获得的上颌窦图象细致逼真。2、对测量所得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,获得其正常值范围。3、上颌窦底壁的形态以平坦型多见,占总数的60.5%,其次是三角型占25.4%,最后是分嵴型占14.1%。4、上颌窦底壁的最底点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多见,占49.1%,其他分别为位于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间占11.4%;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占36.0%;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间占3.5%。5、上颌窦底壁距腭侧平均距离为7.1±2.1mm,距颊侧平均距离为4.1±1.1mm,上颌窦底以偏腭侧为主(P<0.01)。6、上颌窦窦口距窦底的平均距离为28.5±5.7mm,最长为41.4mm,最短为14.0mm;男性和女性以及左侧和右侧的距离无显著性差异(P>0.05)。7、上颌窦的平均容积为13.83±5.70mm3,男性和女性、左侧和右侧、以及缺牙组和无缺牙组均无显著性差异(P>0.05)。
?
[结论]
?
临床上应用螺旋CT所的数据可靠的总结了上颌窦的解剖规律,对上颌骨的骨折,手术,特别是种植牙术前的准备有指导意义。